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专家访谈|熊春文:农业社会学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

专家观点

专家访谈|熊春文:农业社会学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

来源:社科数托邦 作者:熊春文 李泓博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4日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如何理解农民、农业、农村三者的现代化及其关系,近日,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项目组专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
本期为大家带来下篇“农业社会学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
 
1.“整体性”与“跨学科”视角:全面关注人及其生产生活
农业社会学可以作为一种跨学科视角,兼具社会学对整体性的关注、农业科学对技术的强调、经济学对劳动-资本的重视,更从农户家庭整体生计模式的角度出发,考察城镇化面前的小农户家庭如何行动,也契合中国重视农业、以农为基的历史与现实。
农业社会学认为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它是集生产、生活、生态、教育、文化于一体的人类实践。农业社会学关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但不仅关注其作为经济和技术主体的一面,更是从生产生活实践的角度全面理解农业。
 
2.现实应用:关注产业如何“扎根”乡土,与农民利益联结
具体而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程,农业社会学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跟别的学科不同的地方,农业社会学研究产业怎么能在当地扎根。很多人以为只要引进了资本、满足了技术,就可以实现产业扶贫。不是这样的,每项技术都有一个与原有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社会文化体系互动的过程,技术下乡很可能“水土不服”。事实上,大部分的工商资本下乡失败,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跟当地生产生活体系融合。农业社会学可以处理,至少是描述和理解这个过程,并找到一个契机来真正帮助产业扎根。
不仅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产业兴旺”,而脱贫以后原先的产业能否继续成长,有没有可持续性,新的产业如何与当地农户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都需要进一步探索。这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必然要应对的课题。
 
3.本土化思想:连接中国传统与当下实践
中国传统的农政思想与实践经验给当今农业社会学研究和乡村振兴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传统。
前面提到《农政全书》中所讲的乡村“近地原则”,还有“种谷必杂五种”“孝悌力田”(“孝弟为立身之本,力田为养身之本,二者可以相资,而不可以相离也。”)“三才”思想(“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等等,都是同时考虑到农业和“人”的因素以使农业有可持续性的原理阐述,非常符合农业社会学的基本思维。今天我们讲绿色发展、生态农业、“黑土地保护”等,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换言之,作为古代农学典范的《农政全书》也不仅仅讲的是技术层面的内容。《农政全书》上来会梳理“经史典故”,除了一般的农业生产,还特别强调三个方面:田制、水利、救荒。这些方面其实构成我们今天理解农业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或者综合改革的系统。“田制”是土地制度,“水利”是基础设施建设,“救荒”是社会政策。这背后反映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经验,比如和我们现在讨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扶贫经验一样,中国的农业发展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从生产到伦理的一体性。从农事农艺、到田制税赋,再到孝悌伦理,是一个整体,这种农学传统和实践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乡村振兴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乡村振兴一定是在传统的滋养下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能丢掉基本国情和传统,不可能走完全西化的道路。事实上,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学也应该重视研究这些传统和具体的农业实践,在跟西方对话的时候,才能讲出有意思、有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和思想。所谓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什么,就是一个个社会学的分支领域,把中国特色的这些内容挖掘出来、总结好、概括好,中国本土社会学就出来了。
 
熊老师谈传统农政思想
 
 
作者:熊春文、李泓博
摄影、剪辑:薛卿
字幕:洪林丽
策划:潘琼阁
审校:刘姝
 

报告推荐:

熊春文》/《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熊春文:《全景敞视主义规训及其限度: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社会学观察》/《中国农村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

熊春文:《城乡统筹的现实基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

熊春文:《乡村—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